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机械-食品包装的现状、要求及存在的问题(一)

发布时间:2021-10-25 15:01:17 阅读: 来源: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厂家

1、基本概况最近几年来,随着保健食品升级换代,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包装材料的发展。对玻璃包装材料,食品级包装正在逐步推行使用硼硅玻璃,其主要成分除2氧化硅外,含硼量达8%_13%。这类材料主要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好赔偿拆迁建筑面积怎么算,极少有溶出物,透明,保香性等方面也占优势。从安全角度动身,对该类产品应加强砷溶出量、重金属的控制。对用于食品包装的橡胶,国家已有明确的橡胶卫生标准。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重金属、高锰酸钾消耗量,可溶性有机物、蒸发残渣农村宅基地超面积拆迁有补偿吗。从目前检测结果来看,质量可控。从总的趋势来看,保健食品对塑料包装的要求更加理性化,从外观向功能性方面发展,也就是说更重视如何能保护好产品内在品质,如透明、抗氧化及阻隔性能等。同时,要求食品包装应能确保安全。目前,保健食品包装行业约150亿左右的年产值,虽能满足国内生产企业80%的需求,但与层见叠出的新剂型匹配的材料跟进速度太慢,尚不能适应新品发展的要求。国内的保健食品包装还达不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包装对保健食品的贡献率偏低,在发达国家,保健食品包装占其价值的30%,而我国仅占10%。2、新材料的使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生产技术的成熟,良好的食品包装材料将得到普及及推行。1、环境调理包装有封入干燥剂(吸氧剂)的包装、空气置换包装等。这些包装通常能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保质期。环境调理包装所用的干燥剂、吸氧剂等根据保健食品的物性来使用,1般有硅胶、氧化铝、分子筛、纤维干燥剂。这些物质不会与食品产生反应而使其失效或改性。常常使用的环境调理包装干燥剂有:(1)硅胶:硅胶湿度越大、吸湿能力越强,温度越高、吸湿能力越弱。随着1998年氯化钴被欧盟定为2类致癌物质,蓝胶在欧美已被制止生产而逐步淘汰。新型的安全性彩色变色硅胶已应运而生,它具有蓝胶的性能,无毒,可反复使用,深度干燥。(2)筛:分子筛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立方晶格的多水硅铝酸盐,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进行深度干燥,低温高湿时吸湿能力比硅胶、氧化铝强。(3)纤维干燥剂:以植物纤维为基材的纤维干燥剂是近来开发的1种不污染环境、易于回收的干燥产品。它将植物纤维浸润于干燥原液(含钠盐和钙盐),经过工艺处理后,可制成片装情势,利用表面富含的不计其数的吸收空隙吸收湿气,克服了因干燥剂过大而导致药品体积增大的缺点,具有携带方便、本钱低廉的特点。另外,将干燥剂与塑料瓶盖组合在1起的集成式防潮瓶盖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聚乳酸(PLA)是利用有机酸乳酸为原料生产的新型类聚酯材料,具有胜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的优点,被产业界定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程的新型包装材料,利用前景广阔。3、抗菌包装微生物引发的食品腐败的问题,使抗菌包装成为热门话题。为此,日本在包装材料中添加1种新型无机抗菌剂,研制成功系列抗菌包装材料,它对多种病原菌有抗菌效果。该包装材料的主要特点以下:抗菌效果延续时间长;由于抗菌剂是气相型的,故对包装内容物无任何不良影响;稳定性好。4、纸基复合包装这是复合软包装中的1种,主要有贴膜型、衬袋型、嵌入型、液体型等。纸基复合包装的主要困难是解决防渗问题,这是由于油分子极小的缘由。日本研制了1种盒装食油的复合纸盒,非常成功。复合纸的结构为PE/纸/PE/AL/PET/PE,以纸为基材经铝塑6层复合制成。3、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我国食品包装业虽呈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竞争无序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偏多,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实力弱、生产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低。1、溶剂残留量复合包装的溶剂残留1般产生于油墨、溶剂及生产工艺进程,常常使用的溶剂有甲苯、丁酮、乙酸乙酯等。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对胶粘剂中的微量有害物质,如2胺基甲苯了进行控制,但并未对溶剂残留提出要求;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107个大类,5108种具体物质的名称和最高使用量;GB10004《耐蒸煮复合膜、袋》中规定了溶剂残留总量≤10mg/m2;GB10005《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中规定溶剂残留总量≤10mg/m2,其中苯类残留≤3mg/m2。美国和欧盟都在相干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用于食品或药品包装的粘合剂和油墨类型,并规定了其使用的限制范围。实际上,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国际上1般对商品包装规定了溶剂残留的限度,并标明某种溶剂的残留量。另外,BS6455⑴984软性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成分监测方法;F1884⑼8包装材料内残余溶剂检测实验方法等规定了具体的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整体来看,我国食品包装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出现的新问题,食品包装标准的修改燃眉之急。